我省時隔15年 再獲“中國美術獎”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4年10月18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中國美協公示第四屆“中國美術獎”獲獎作品

  景鎮鎮“95后”小伙摘得江西唯一銅獎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段萍攝影報道:近日,中國美協公示第四屆“中國美術獎”獲獎作品,江西“95后”馮家寶憑借陶瓷藝術作品《頌曲·明眸》摘得銅獎。據了解,第四屆“中國美術獎”共產生了40件獲獎作品,全部是從“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參展作品中評選而出,其中金獎作品9件、銀獎作品14件、銅獎作品17件。《頌曲·明眸》是本屆“中國美術獎”江西唯一獲獎作品,也是我省時隔15年再度榮獲銅獎。

  ■古老陶瓷技法與現代陶藝創作

  早在今年7月,“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工藝美術與陶瓷藝術作品展”亮相江西省美術館時,馮家寶的作品《頌曲·明眸》就備受關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藝系常聘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主任白明當時接受媒體采訪時,就特別介紹了該件作品。

  馮家寶表示,對作品《頌曲·明眸》的創作,不僅是對眼睛物理形態的再現,更是對其背后豐富情感與深刻內涵的藝術詮釋。“我選擇了人類眼球作為創作的基石,通過對傳統拉坯技法的運用,塑造出3個形態相似卻各具特色的球體。”在色彩與肌理的探索上,馮家寶摒棄了繁復的色彩堆砌,轉而追求黑白灰的純粹與和諧。同時,紅、白、黃、黑等色彩的融入,不僅豐富了作品的視覺層次,更在對比與統一中,展現了眼睛色彩的多變與魅力。

  跳刀紋飾的美感如同自然界中瞳孔鞏膜、虹膜形成的偶然與必然交織,為作品增添了一抹神秘而獨特的藝術效果。通過結構穿插與跳刀紋飾的相互映襯,馮家寶力求在作品中營造出一種立體的空間感與細膩的情感傳遞,使觀者在凝視之間,能夠感受到眼睛所蘊含的深邃與力量。

  馮家寶坦言,《頌曲·明眸》不僅是一組現代陶藝作品,更是自己對人類多樣性、情感交流以及自然與藝術和諧共生理念的深刻表達。他邀請每一位觀者,通過一只只陶藝之眼,去凝視、去感受、去思考——在凝視中,我們或許能找到彼此心靈的共鳴;在感受中,我們或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個世界的多彩與奇妙;在思考中,我們或許能更加珍惜這份由眼睛所賦予的寶貴禮物。

  ■傳統技法的現代表達,讓世界看到陶瓷

  3個月前,藝術家白明向來自全國的媒體介紹《頌曲·明眸》時,驚嘆作品所表現的中國陶瓷古老裝飾技法——跳刀,竟然是出自一位極其年輕的陶瓷藝術創作者之手。馮家寶1997年出生于景德鎮,今年剛剛從景德鎮陶瓷大學研究生畢業。他告訴記者,“完全沒有想到能獲得銅獎,我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從業者而已”。

  作為景德鎮人,馮家寶表示,自己從小看慣了傳統陶瓷的器物和工藝,那些讓外地人感覺十分新鮮的陶瓷路燈以及各種城市裝飾等,“在我們本地人眼里,它不就應該是這樣的嗎?”直到在景德鎮陶瓷大學求學后,接觸到當代陶藝,“我才產生了興趣,當代陶藝與傳統陶藝,雖然在工藝技法和表現形式上是一樣的,但前者的前瞻性和趣味性與傳統陶瓷是完全不一樣的”。

  作為獨特的陶瓷裝飾工藝,跳刀技法曾有過輝煌的歷史。馮家寶透露,跳刀裝飾技法在現代陶藝創作中的運用,是他在讀書期間始終堅持的研究方向。他表示,每一件藝術作品,都蘊含了作者的審美個性,也就是對美的定義。

  在創作中,馮家寶不僅追求陶瓷藝術的外在形態美。同時,他更有著自己的創作想法。他認為,中國的陶瓷技法,傳承幾千年,當代的中國陶藝從業者,應該思考如何抓住這些技法、工藝里美的東西,把它們進行現代化、當代化的表達,呈現出新時代的面貌。“把它們展現給世界,讓更多人看到中國陶瓷藝術真正的面貌。我覺得這是我們年輕陶藝從業者應該追尋的,也是我在創作中始終堅守的理念。”

  此次獲獎讓馮家寶深感榮幸,“這個獎項對我的創作是莫大的肯定,對于我的藝術人生是起點,我將努力創作出更加成熟的作品展現在大家眼前”。

  值班編輯:范晶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



一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