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吃相難看” 流露出了對消費者的傲慢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4年07月23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文/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評論員 宋海琴

  近期,“寶馬中國退出價格戰”“寶馬全系漲價”及“提車被要求加價”等傳聞在消費者中激起強烈反響,尤其是“多地寶馬4S店拒不交車”事件更是將這一風波推向高潮。

  據報道,重慶、鄭州等多地寶馬4S店在交付新車時向消費者提出額外費用,數額高達3萬元,并以“減產無車”或“價格上漲出不了票”為由拒絕按合同交車,主要涉及i3、ix3及3系等熱門車型。公眾紛紛指責寶馬“吃相難看”,要求其在漲價時能加價,降價時也應相應減價。寶馬的此番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對消費者的傲慢,其“吃相難看”的表象,是對市場規則的藐視和對消費者情感的漠視。

  面對輿論壓力,寶馬總部客戶服務中心7月21日回應稱,售前售后問題已授權經銷商處理,若消費者對處理結果不滿,總部將協助反饋至店內。同時強調,官方雖提供車輛指導價,但具體售價由經銷商決定。這一回應雖表明了責任劃分,卻未能直接解決消費者面臨的困境。

  回顧寶馬近期策略調整,其曾在市場壓力下采取激進價格策略以應對新興電動汽車品牌的競爭,并于5月底向經銷商提供多項補貼減免政策以刺激銷量。然而,自6月底起,寶馬宣布轉變策略,更注重銷售質量而非市場份額,導致終端促銷力度減弱,部分車型價格上調。伴隨策略調整,寶馬產能規劃相應變化,車源供應緊張。在這樣的背景下,部分經銷商為彌補損失采取加價銷售策略。這一行為顯然與購車合同中明確規定的雙方權利義務相悖,寶馬4S店拒絕交車及臨時加價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構成了對消費者權益的嚴重侵害,同時也公然違背了品牌的契約精神,依法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針對此次事件,寶馬中國于7月22日迅速回應稱已進行初步調查,指出涉及案例均為個案,并承諾積極與經銷商溝通,敦促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及合同約定,維護消費者權益。然而,將問題歸咎于個案,并無法平息消費者的怒火與質疑,這一系列事件已然對寶馬豪華品牌形象造成損害。

  對于寶馬而言,此次風波不僅是市場策略調整的試金石,更是品牌價值與消費者關系的一次考驗。寶馬應深刻反思,如何在追求業務質量的同時,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這不僅需要寶馬總部加強對經銷商的管理與監督,確保其在市場活動中遵循法律法規,更需寶馬從根本上轉變對消費者的態度,暢通與消費者的溝通渠道,及時解決問題,以更加謙卑、真誠的心態去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與好感。

  中國市場作為全球最具活力的汽車市場之一,消費者對于豪華品牌的理解已發生深刻變化,不再單純依賴品牌溢價,而是更加注重服務質量和產品的實際性能與技術創新。寶馬應以此為契機,優化品牌定位和市場策略,以優質產品和服務來回應消費者期待。只有這樣,寶馬才能在中國市場真正實現豪華品牌的保值與增值,贏得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值班編輯:范晶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楊進



一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