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發繡:青絲入畫 繡出大千世界
來源: | 日期: 2024年04月29日 | 制作: 周章云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頭發是生命的象征,有血脈傳承的意義。用胎發繡出嬰兒的出生相貌、用18歲時的頭發繡成年照、用夫婦雙方的頭發繡“結發證”、用父母的頭發繡家規家訓……我們人生的每個階段、不同時刻,甚至是代代相傳的家規家訓,在陶永紅的一雙巧手下,都可以用頭發繡下來,長久保存、留作紀念與傳承。
作為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東湖贛發繡技藝”(以下簡稱贛發繡)的第17代傳承人,陶永紅的想法很簡單:以繡針為筆、以發絲為墨,繡出一幅幅飽含家族文化、人文情懷的工藝品,讓這項傳承了500多年的傳統技藝“酒香不怕巷子深”,唱響非遺品牌。
◎直播 超5.1萬人看頭發如何繡出大美“滕王閣”
“請問繡贛發繡的頭發從哪里來?”“我在家也會繡點十字繡,請問能學習贛發繡嗎,多久可以出師?”“贛發繡有哪些特色,和蘇繡、蜀繡等四大名繡有何區別?”4月26日下午,在本報全媒體平臺推出的融媒體直播節目“非遺之光·贛發繡”現場,在陶永紅與主持人、觀眾的互動問答中,我省非遺贛發繡慢慢揭開神秘面紗。
《齊白石》肖像、《百蝶圖》、結發婚書……現場,陶永紅不僅展示了二十余件精美的贛發繡繡品,涵蓋山水風景、人物肖像、漫畫簡筆、家書家訓等多種題材;還用頭發繡起了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滕王閣,演示青絲如何入畫,讓雄偉壯麗的千古名樓躍然“布”上。
這場直播活動持續了約一個小時,吸引了現場及線上超5.1萬人次觀看。從現場觀眾到線上網友,變的是場景,不變的是熱情。有網友評論稱:“(繡品)栩栩如生,讓人嘆為觀止”;也有網友大贊贛發繡繡品的精致與手工藝者的匠心,稱:“贛發繡真是太精致了,每一針每一線都滿含匠人的心血和汗水,真不愧是傳統工藝的瑰寶”;甚至有網友瘋狂“心動”,直言:“我也想報名學習!”
◎追溯
明代婁妃為贛發繡最早傳人
陶永紅介紹,發繡是中國傳統工藝品種之一,其歷史比蘇繡、蜀繡等“四大名繡”還要早1000至1500年。發繡起源于堯舜年間,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唐朝上元年間,南宋劉安所繡作品《東方朔像》,被考證為現存最早的發繡藝術品,現藏于英國倫敦博物館。明清時期,發繡發展到鼎盛時期,留存頗豐,如明代夏明遠繡《滕王閣圖》便是其中精品。
“贛發繡最早的創始人為明朝寧王朱宸濠的妻子婁素珍。她曾用發絲‘寫’下‘屏翰’二字,勉勵當時的江西官員肩負起為國為民的重擔。”陶永紅介紹,贛發繡作為民間刺繡的一個分支,由堯舜年間“斷發文身”的習俗派生而來,是一種以發絲為線在布織物上進行刺繡的特色民間手工刺繡藝術,“寫”字、“畫”畫都不在話下。
陶永紅提到,在婁素珍之前,發繡一直在貴族間傳承。一直到婁妃身故后,其貼身丫環杏花將其平時梳頭掉下的發絲繡了一幅婁妃畫像帶回家鄉(今南昌市安義縣),贛發繡從此得以走向民間。
◎傳承創新
“彩色繡”讓贛發繡更具表現力
陶永紅從8歲第一次接觸刺繡開始,便與贛發繡結下了不解之緣,之后更是將其當成了自己一生的事業。“我祖母曾在撫河岸邊經營了一家‘水上繡坊’,母親年輕的時候便以刺繡為生。8歲那年,我開始跟著母親學習刺繡。可是她們教授給我的只有刺繡技法,如何讓贛發繡色彩更豐富、更有作品表現力等問題都需要我自己不斷摸索。”陶永紅稱,贛發繡有長達500余年的發展歷史,為讓其能夠更好地傳承發展,她越過了不少坎、突破了很多技術難題。其中,讓繡品畫面擁有精致的色彩變化、更豐富的層次及視覺效果便是陶永紅在贛發繡藝術創作中的一次突破。
“為讓繡品底料不受損害,用作刺繡材料的頭發便不能使用含化學藥劑的溶劑去染色、固色,只能用植物、礦物質等。”陶永紅直言,為找到合適的染料將“墨繡”拓展為“彩發繡”,她去過南寧、菏澤、大連、貴州、義烏等許多地方實地考察,最終結合漂染衣服的方式,成功實現了贛發繡從“墨繡”到“彩繡”的突破。目前,贛發繡已經可以漂染出660多種顏色,迸發出更加多彩的表現力。
直播現場,陶永紅展示的一幅繡品《百蝶圖》栩栩如生,以發絲“畫”出的蝴蝶色彩鮮明,惟妙惟肖,十分精美。陶永紅介紹,該幅繡品是“彩色繡”的代表之作,歷時近兩年創作,用了160多種顏色,雖然已經“24歲”,卻沒有出現任何色彩暗淡、掉色等情況。
耗費5年研發底料 讓繡品能長久保存
除了色彩,底料的選擇也是一大難題。“傳統的真絲、達芙綢、宣紙等底料存在不能水洗、起球、不挺括等問題,而刺繡的主要材料——頭發卻是由人體重要基因膠蛋白質組成,自然脫落后不僅能繼續生長120天,在經過浸泡、擦洗、整理之后,依然如新,因此需要找到一個能與其性能相匹配的底料,讓繡品能夠長期保存。”陶永紅介紹,贛發繡當下所用底料——記憶布的研發便花了近5年。
這5年里,她長期在外奔走,一聽到有新材料的消息便立刻驅車趕往,有時在企業的研發工廠一待就是十余天。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2005年,在她多番尋找、試驗下,防水、防高溫、防霉、防潮的“記憶布”應勢而生——在這高密度、高平整度的“記憶布”上,配合頭發光、滑、細、柔的特點,以及復雜且精細的制作工藝流程,繡品達到了真、和、平、光、齊、細、密、勻、順等效果。
歷經數百年傳承,贛發繡浸潤著一代代繡工匠心。2003年,陶永紅成立了第一家發繡廠,開始收徒。2010年,贛發繡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多年來,陶永紅也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將贛發繡針法擴展至二十幾種,研發出“釘針法”“渦紋針法”“疊加亂針法”等繡法,并將所有工序及流程標準化,一年可做出6萬幅作品。
贛發繡具有復雜且精細的制作工序
用頭發繡出的作品不怕水泡、不易腐蝕,比一般刺繡保存時間更久、質量更優,這也使繡藝難度更高,工序更復雜。
“普通刺繡用的線可以劈絲,而頭發只能是一根。發絲質量不一,有粗有細,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發質,繡工繡之前需要仔細篩選,十分考驗功力。”陶永紅表示,除此之外,頭發具有光、滑、細、柔等特點,如果繡工用力過輕,頭發便容易打結,力道重了些,頭發又容易斷,所以繡工初學時的主要學習內容便是為期三天的力道練習,以此訓練“手感”。
在著手刺繡的時候也有難點。“有些人的發長較短或數量較為稀少,在刺繡時就需要利用工藝進行拼接;而在底料上刺繡時,往往僅繡了兩針后,就需要將發絲剪斷、重新繡制,這就需要繡工有足夠的耐心,坐得住。”陶永紅表示,一個繡品的誕生要經過上繡繃工序、底稿繪制工序、發絲刺繡工序等62套精細的制作工藝流程,發絲在特制12號針頭(最小號)的穿梭下,運用落針、起針、記針、藏針等大針法24種,輔助針法20種等,最終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贛發繡對繡工的技藝要求很高,繡工不僅需要了解基本的繪畫知識、具備臨摹等基本功,還需要心細、有耐性、沉得下心等品質,才能保證一針一絲都恰到好處,精細完美。”陶永紅表示,與大家常聽到的十字繡不同,贛發繡門檻較高,要想將技藝學精至少得3至5年。
贛發繡承載著美好的家文化寓意
陶永紅介紹,贛發繡根植于深厚的民間文化土壤,其題材創作與中國傳統的繪畫、民俗等息息相關。“起初,由于技法、材質、色彩的局限性,贛發繡作品大多以國畫肖像人物為題材,特別是以八大山人作品為底的繡品大受歡迎。現在,贛發繡的題材廣泛,山水風景、人物肖像、漫畫簡筆、家書家訓等都有涉及。”陶永紅介紹。
在江西省贛發繡展示館陳列的繡品《清明上河圖》是陶永紅的得意之作,耗時28個月。畫中房屋上縱橫的屋檐、茶館里客人的表情、小橋上行走的路人等都惟妙惟肖。“該畫長9米、寬50厘米,里面最小的人物不到半厘米,甚至需要利用放大鏡來完成繡制。”陶永紅說。
2010年,贛發繡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為充分挖掘贛發繡的文化價值,眼下,陶永紅將贛發繡的題材更多地聚焦在了家文化的傳承上。“以前,頭發可以作為忠誠、祝福等情感的聯結。我們也希望通過對家文化的挖掘,讓贛發繡為家族文化的傳承作貢獻。”陶永紅介紹,贛發繡可以用不同類型的作品展現生命的各個階段,如用胎發繡出嬰兒的相貌體現父母對寶寶的愛;用新人的頭發繡出二人的結發證,寓意夫妻結發同心;以家中長輩的頭發繡出家訓,以體現長輩對晚輩的諄諄教誨……通過不斷推陳出新、挖掘文化內涵,陶永紅正為贛發繡這一古老的技藝注入新的活力。
據悉,陶永紅已累計為社會免費培訓7000余人,其中出現了不少能工巧匠。目前贛發繡的年產量已高達6萬余幅。除此之外,陶永紅還在加強與當地高職院校的合作,推動非遺進校園,在年輕人之間打響非遺品牌的知名度。
文/圖 皮婉婷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章娜 實習生秦昕
值班編輯:奚同北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朱曉暉